简述

史地类纪录片,Discovery Channel 频道 2006 年出品。

封面

 The-Battle-of-Chernobyl-Cover.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http://www.yourdiscovery.com/battle_of_chernobyl/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抢救切尔诺贝利

  •  中文系列名:

  •  英文片名 :The Battle of Chernobyl

  •  英文系列名:

  •  电视台  :Discovery Channel

  •  地区   :美国

  •  语言   :英語

  •  时间   :约 93 分钟

  •  版本   :TV

  •  发行时间 :2006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1点23分,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一声爆炸,带来了人类和平使用核能历史上的一次最大的惨剧。 

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风景优美,周围松树和白桦树林茂密,森林内布满河流和各种珍禽异兽,而且人口众多。前苏联1973年开始在这里修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于1977年正式激活。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许,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火光四起,烈焰冲天,火柱高达30多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其厂房屋顶被炸飞、墙壁坍塌,当场死亡2人。事故发生的当天,不知情的消防员伤亡惨重,但是多亏他们,才避免了后来的二次爆炸。

20年过去了,很多当年的士兵们已经因为过量的辐射死去了,但是这些英雄却是应该被人们铭记在心的。 想知道真正的核爆炸的威力吗?想知道人类玩火的最高境界吗?想知道销毁核弹头的国际法是因何产生的吗?看看这部记录片吧。

截图

 The_Battle_of_Chernobyl-Screen.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暂无

相关领域

内容

社会科学类

社会

灾难

事故

史地类

历史

二十世纪

地理

欧洲

东欧

乌克兰

网路消息

  • 维基百科: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7%E5%B0%94%E8%AF%BA%E8%B4%9D%E5%88%A9%E6%A0%B8%E4%BA%8B%E6%95%85

Category:片名 Category:Discovery Channel Category:2006 Category:5. 社会科学类 Category:5.1 社会 Category:5.16 灾难 Category:5.162 事故 Category:6. 史地类 Category:6.1 历史 Category:6.117 二十世纪 Category:6.2 地理 Category:6.23 欧洲 Category:6.233 东欧 Category:6.2333 乌克兰


简述

军事, 应用科学类纪录片,National Geographic 频道 1998 年出品。

封面

 The_Battle_for_Midway_cover1.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暂无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中途岛战役

  •  中文系列名:

  •  英文片名 :The Battle for Midway

  •  英文系列名:

  •  电视台  :National Geographic

  •  地区   :美国

  •  语言   :普通话/英语

  •  版本   :DVD

  •  发行时间 :2002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短短数小时的浴血战,扭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

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处心积虑想要夺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掌控权,于是在太平洋的中途岛,与美国展开一场激烈的海战。双方海空交战炮火猛烈,总计有五艘航空母舰遭到摧毁。最后在这场战役中,美军彻底击溃日本海军并阻止其侵略的野心。

经由国家地理学会赞助,发现铁达尼号的罗伯巴勒博士将前往中途岛海域,搜索战役中被击沉的航空母舰。随行者中还有战后余生的美日退役军人,他们抛开了战争的仇恨,一同寻找沉没的美国约克镇号与日本加贺号航空母舰。

截图

 The_Battle_for_Midway_screen1.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icon02.gif 军事战略 系列 icon02.gif

icon02.gif 中途島戰役 相關影片 icon02.gif

icon07.gif 特色導覽 icon07.gif

相关领域

人物

Peter Coyote

内容

社会科学类

军事

现代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史地类

历史

二十世纪

地理

海洋

太平洋

日本

美国

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典藏

网路消息

  • 维基百科:中途岛海战

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8%AD%E9%80%94%E5%B2%9B%E6%B5%B7%E6%88%98

Category:片名 Category:National Geographic Category:1998 Category:Peter Coyote Category:5. 社会科学类 Category:5.6 军事 Category:5.614 现代战争 Category:5.6142 第二次世界大战 Category:6. 史地类 Category:6.1 历史 Category:6.117 二十世纪 Category:6.2 地理 Category:6.21 海洋 Category:6.211 太平洋 Category:6.2214 日本 Category:6.2417 美国 Category:8.0001 国家地理百年纪念典藏


简述

社会科学类纪录片,PBS 频道 1996 年出品,是 PBS American Experience 系列之一。

封面

 The_Battle_Over_Citizen_Kane_cover1.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http://www.pbs.org/wgbh/amex/kane2/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公民凯恩之外的战斗

  •  中文系列名:PBS 美国印象 / PBS 美国人经历

  •  英文片名 :The Battle Over Citizen Kane

  •  英文系列名:PBS American Experience

  •  电视台  :PBS

  •  地区   :美国

  •  导演   :Michael Epstein

        Thomas Lennon

  •  编剧   :Richard Ben Cramer

        Thomas Lennon    

  •  主演   :Richard Ben Cramer

        William Alland

        Thomas Anderson

        Peter Bogdanovich

        Jimmy Breslin

  •  语言   :英语

  •  时长   :108 min

  •  版本   :DVD

  •  发行时间 :November 14, 2000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When power, brilliance and ambition clashed, America nearly lost its greatest cinematic treasure. In 1941, 24-year-old Orson Welles wrote, directed, and starred in Citizen Kane, a masterpiece many regard as the best film ever made. The alleged subject of the film--publishing magnate William Randolph Hearst--disagreed. This Academy® Award-nominated documentary offers a detailed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on this historic clash.

截图

 The_Battle_Over_Citizen_Kane_screen0.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icon07.gif 特色導覽 icon07.gif

相关领域

内容

史地类

历史

二十世纪

地理

美洲

北美洲

美国

文化艺术类

视听艺术

电影

网路消息

暂无

Category:片名 Category:PBS Category:PBS American Experience Category:2000 Category:6. 史地类 Category:6.1 历史 Category:6.117 二十世纪 Category:6.2 地理 Category:6.24 美洲 Category:6.241 北美洲 Category:6.2417 美国 Category:7. 文化艺术类 Category:7.2 视听艺术 Category:7.24 电影 Category:缺翻译


简述

社会科学类纪录片,Discovery Channel 频道 2005 年出品,是 DC Zero Hour 系列其中之一。

封面

 The_Bali_Bombing_Cover.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http://www.yourdiscovery.com/zerohour/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巴里岛爆炸

  •  中文系列名:DC 历史零时差

  •  英文片名 :The Bali Bombing

  •  英文系列名:DC Zero Hour

  •  电视台  :Discovery Channel

  •  地区   :美国

  •  语言   :英語

  •  时间   :约 47 分钟

  •  版本   :TV

  •  IMDB链结 :http://www.imdb.com/title/tt0822952/

  •  发行时间 :2005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2002年10月12日22:10-23:10

  恐怖攻击由一名背包藏有小型炸弹的伊斯兰教激进分子自杀炸弹客在Paddy's Bar 酒吧引爆开始。受伤的民众立刻飞奔至街上,而这正是这场行动的首脑所预见的情况。几秒钟之后,第二颗藏身在白色箱型车、威力更强大,超过1 吨重的炸药就在沙里夜总会(Sari Club) 门口引爆。爆炸威力让夜总会建筑物应声倒地,留下了三英呎深的大洞。猛烈的火势席卷了岛上的库塔夜总会地区。数十位死难人士在这场大爆炸下,不是烧得无法辨认就是炸得肢离破碎。当地医院一时也无法应付这突如其来的死伤人数。最后的总死亡人数攀升到202人,其中大部分是在这两间酒吧饮酒作乐,年龄介于20到30岁的渡假人士。更有超过300位以上的游客受到严重的烧伤与其他损伤。巴里岛爆炸案发生在911袭击後一年,肯定了恐怖主义已发展成一股极具组织的全球性力量。

截图

 The_Bali_Bombing_Screen.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暂无

相关领域

内容

社会科学类

政治

恐怖攻击/屠杀

史地类

历史

二十一世纪

地理

亚洲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巴里岛

网路消息

  • 维基百科:历史零时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B7%E5%8F%B2%E9%9B%B6%E6%99%82%E5%B7%AE

  • 维基百科:2005年巴厘岛爆炸案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5%E5%B9%B4%E5%B7%B4%E5%8E%98%E5%B3%B6%E7%88%86%E7%82%B8%E6%A1%88

Category:片名 Category:Discovery Channel Category:DC Zero Hour Category:2005 Category:5. 社会科学类 Category:5.2 政治 Category:5.22 恐怖攻击/屠杀 Category:6. 史地类 Category:6.1 历史 Category:6.118 二十一世纪 Category:6.2 地理 Category:6.22 亚洲 Category:6.222 东南亚 Category:6.2226 印度尼西亚 Category:8.0010 巴里岛


简述

社会科学类纪录片,National Geographic 频道 2005 年出品,是 NG Seconds From Disaster 系列其中之一。

封面

 The_Bali_Bombing_cover0.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暂无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峇里岛爆炸案

  •  中文系列名:NG 灾难前夕 / NG 重返危机现场

  •  英文片名 :The Bali Bombing / Disco Bombing

  •  英文系列名:NG Seconds From Disaster

  •  电视台  :National Geographic

  •  地区   :美国

  •  语言   :英语

  •  时长   :约 47 分钟

  •  版本   :TV

  •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62133/

  •  发行时间 :2005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2002年10月。数百名年轻游客正在一座热带小岛上度假。突然,顾客盈门的俱乐部里发生了猛烈的爆炸。接二连三的爆炸夺走了202人的生命,这是继“9-11”之后最可怕的恐怖事件。现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帮助我们揭开巴厘岛爆炸案的真相。灾难不会无故发生,它是在一段时间内、由一连串决定性事件构成的。“重返危机现场”,将为您揭开致命时刻的真相。

截图

 The_Bali_Bombing-NG-Screen.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暂无

相关领域

内容

社会科学类

社会

政治

恐怖攻击/屠杀

史地类

历史

二十一世纪

地理

亚洲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巴里岛

网路消息

  • 维基百科:2005年巴厘岛爆炸案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5%E5%B9%B4%E5%B7%B4%E5%8E%98%E5%B3%B6%E7%88%86%E7%82%B8%E6%A1%88

Category:片名 Category:National Geographic Category:NG Seconds From Disaster Category:2005 Category:5. 社会科学类 Category:5.1 社会 Category:5.2 政治 Category:5.22 恐怖攻击/屠杀 Category:6. 史地类 Category:6.1 历史 Category:6.118 二十一世纪 Category:6.2 地理 Category:6.22 亚洲 Category:6.222 东南亚 Category:6.2226 印度尼西亚 Category:8.0010 巴里岛


简述

应用科学类纪录片,Discovery Channel 频道 2004 年出品。

封面

 The_Baby_Human_Cover.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http://health.discovery.com/videos/the-baby-human.html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婴儿的成长

  •  中文系列名:

  •  英文片名 :The Baby Human

  •  英文系列名:

  •  电视台  :Discovery Channel

  •  地区   :美国

  •  语言   :英语

  •  时长   :约 45分钟/集

  •  版本   :TV

  •  IMDB链结 :http://www.imdb.com/title/tt1414346/

  •  发行时间 :2004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婴儿从哇哇落地那一刻起,整个世界便仿佛一个有待探索的宝藏,同时也是感官的游乐场。不论是学会辨认人脸的特征或是被各种声音逗得呵呵笑,婴儿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新知。Discovery频道推出系列《婴儿的成长》,继续带领观众探索婴儿奇妙的世界,以及他们从出生到两岁大的成长过程。每集一小时的节目中都将详尽介绍婴儿成长的重要领域:情感的发展、社会化过程与了解他人。

  在每集节目中,观众将跟随着婴儿的发展过程,看他们如何将各种技巧逐渐变得熟练。节目中将探讨传统及最新的婴儿发展理论,而北美和欧洲的科学家则将进行突破性的实验,并且将他们的婴儿行为实验室公开由Discovery频道进行拍摄。

分集介绍

 【蹒跚学步】To Walk

 The_Baby_Human_Cover1.jpg

The infant's progress from crawling to walking is documented, providing an insight into how bodily co-ordination and awareness develop

 【认知思考】To Think

 The_Baby_Human_Cover2.jpg

Exploring infa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ur, including babies' ability to judge distances and recognise faces.

 【牙牙学语】To Talk

 The_Baby_Human_Cover3.jpg

Exploring infa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ur, focusing on the formation of babies' language and their first words

 【感情的启发】To Feel

 The_Baby_Human_Cover4.jpg

  本集做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在一个3个月大的baby的手腕上拴上一根绳子。一开始的时候,baby只是对自己手腕上的这根绳子很感兴趣,对着看,并且试图摆弄。结果发现每当自己的手腕动作比较大时,绳子就会跟着动,这时候天花板上的电视里就会有其他baby的图象出现。几次之后,被拴了一根绳子的baby就发现自己可以通过控制这根绳子来看到其他baby的图片,他感到很兴奋。但是这个时候实验却变化了,无论baby再怎么动,电视上也不会再出现任何图象了。被测试的baby开始哼哼,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满”。另外一个做同样测试的孩子,哭闹的更加厉害,实验表明3个月的baby已经有了如此的观察和控制能力,并且表现出temperament上的差别。

 【感情的归属】To Belong

 The_Baby_Human_Cover5.jpg

  本集做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在一个14个月大的baby面前拿出一个小猴子,测试者把小猴子放到小床上,表示小猴子要睡觉了,然后把床递给小baby,又拿出2个小玩偶,一个是女娃娃,一个是男娃娃,小baby把2个小玩偶都放在床上。实验表明小baby虽然只有14个月,但是明白男人和女人都是睡在床上的。接着测试者又拿出小猴子,并且拿出一支假的口红在小猴子身上涂,之后把口红交到小baby手里,又给了他2个玩偶,这一次baby拿起口红在男玩偶身上涂。说明他还不能区分有些事情在男女之间的区别。但是同样的实验,一个20个月大的baby会只在女玩偶身上涂口红。实验中有一个14个月大的baby girl,测试者在她面前给小猴子刮胡子,之后把剃刀交给她,并给了她2个玩偶,这个baby拿起男玩偶并且模仿给他剃须。 一般来说baby在20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区分男性与女性行为,习惯上的区别(当然还不是全部),但是也有实验数据表明,有部分girl会比男孩早6个月开始有这种区别的意识和能力。

 【感情的交流】To Relate

 The_Baby_Human_Cover6.jpg

  本集做了一些有趣的实验,2个测试者与一个2岁半的baby面对面,每个测试者的面前都有一个被毛巾遮住的盆子,2个测试者都在看书。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测试者说“吃点葡萄乾吧”,并且从面前的盆子里拿出葡萄乾放到嘴里,大声的吃出声音里,而且看着面前的孩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个测试者也说“吃点葡萄乾吧”,然后她也拉过面前的盆子,并没有吃出声音来,也没有看对面的孩子。 然后,对孩子说,你也可以吃一点,孩子没有犹豫的拉过第二个说吃点葡萄乾的测试者面前的盆子。说明孩子完全可以区分出,你是真的在吃,还是假的,尽管你吃出了很大的声音。

截图

Image:The_Baby_Human_Screen1.jpg Image:The_Baby_Human_Screen2.jpg Image:The_Baby_Human_Screen3.jpg Image:The_Baby_Human_Screen4.jpg Image:The_Baby_Human_Screen5.jpg Image:The_Baby_Human_Screen6.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暂无

相关领域

内容

应用科学类

医药

人体生理学

网路消息

  • 维基百科: 婴儿

http://zh.wikipedia.org/zh/%E5%AC%B0%E5%85%92

Category:片名 Category:Discovery Channel Category:2007 Category:4. 应用科学类 Category:4.1 医药 Category:4.13 人体生理学 Category:缺翻译


简述

应用科学类纪录片,Others 频道 1982 年出品。

封面

 The_Atomic_Cafe_cover1.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暂无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原子咖啡厅

  •  中文系列名:

  •  英文片名 :The Atomic Cafe

  •  英文系列名:

  •  电视台  :Others

  •  地区   :美国

  •  语言   :英语

  •  版本   :DVD

  •  发行时间 :2002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整部《原子咖啡厅》可说是美国政府对人民说过的关于原子弹的谎言大全,全片都以五、六○年代美国政府的宣导片和新闻片为素材,如今看来,政府的无知和愚民手法,一方面让人好笑,一方面也提醒观众,不要太信赖官方说法。

截图

 The_Atomic_Cafe_screen1.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暂无

相关领域

内容

应用科学类

核能

史地类

历史

二十世纪

美洲

北美洲

美国

网路消息

暂无

Category:片名 Category:Others Category:1982 Category:4. 应用科学类 Category:4.75 核能 Category:6. 史地类 Category:6.1 历史 Category:6.117 二十世纪 Category:6.2 地理 Category:6.24 美洲 Category:6.241 北美洲 Category:6.2417 美国 Category:缺翻译


简述

应用科学类纪录片,PBS 频道 2008 年出品,是 PBS Independent Lens 系列其中之一。

封面

 The_Atom_Smashers_cover1.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http://www.pbs.org/independentlens/atomsmashers/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

  •  中文系列名:PBS 独立镜头

  •  英文片名 :The Atom Smashers

  •  英文系列名:PBS Independent Lens

  •  电视台  :PBS

  •  地区   :美国

  •  语言   :英语

  •  时长   :80 min

  •  版本   :DVD

  •  发行时间 :2008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Physicists at Fermilab,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particle accelerator laboratory, are closing in on one of the universe's best-kept secrets: why everything has mass. With the Tevatron, a four-mile underground particle accelerator, the scientists smash matter together at nearly the speed of light to find a particle theorized forty years ago by Scottish scientist Peter Higgs. Scour the subatomic world for the Higgs. Will the discovery happen?

截图

暂无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icon08.gif 强子对撞机 相關icon08.gif

相关领域

内容

自然科学类

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应用科学类

电机工程

其它电机领域

史地类

历史

二十世纪

地理

美洲

北美洲

美国

网路消息

暂无

Category:片名 Category:PBS Category:PBS Independent Lens Category:2008 Category:3. 自然科学类 Category:3.3 物理学 Category:3.34 粒子物理学 Category:4. 应用科学类 Category:4.2 电机工程 Category:4.29 其它电机领域 Category:6. 史地类 Category:6.1 历史 Category:6.117 二十世纪 Category:6.2 地理 Category:6.24 美洲 Category:6.241 北美洲 Category:6.2417 美国 Category:缺图片 Category:缺翻译


简述

哲学类纪录片,BBC 频道 2005 年出品。

封面

 The-Atheism-Tapes-Cover.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http://www.bbc.co.uk/bbcfour/documentaries/features/atheism-tapes.shtml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无神论简史 / 乔纳森. 米勒的无神论

  •  中文系列名:

  •  英文片名 :The Atheism Tapes

  •  英文系列名:

  •  电视台  :BBC

  •  地区   :英国

  •  语言   :英文

  •  片长   :约 29 分钟

  •  版本   :DVD

  •  发行时间 :2005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一部讲述无神论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影响的纪录片。

  无神论是一种认为神或灵魂是不存在的哲学思想。今天人们说无神论一般是指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包括一个与肉身无关的灵魂的存在。无神论者认为,既然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自己在十几乃至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都未找到令人难以否定的神存在的证据,我们不妨在生活中假定没有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假定又进一步被经验所肯定,无神论的观念因而进一步得到稳固。有神论者常常试图改变无神论者的观点,但他们总是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多数无神论者及有神论者是通过家庭和社会被动地获得他们关于神的观念,但他们从未站在理性的高度、通过深入的哲学思辩,独立地做出有神还是无神的判断。

  在这个具突破性的系列中,神经学家邀请剧作家以及无神论者-乔纳森-米勒与6个人进行会话,他们来自文学和科学领域,分别是:纽约时代杂志畅销书作家-理查德-达克文斯、哲学家-丹尼尔-丹内特和科林-麦金、剧作家-亚瑟-米勒、神学家-德尼-特纳、物理学家-史蒂文-温伯格。

  乔纳森-米勒将与他们讨论个人思维智商,以及在宏观方面为他们分析点明关于有神论和无神论概念.

分集介绍

 【科林. 麦金】Colin McGinn

English philosopher McGinn speaks about the various reasons for not believing in God, and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He gives a thorough treatment of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In addition, McGinn draws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between atheism (lack of belief in a deity) and antitheism (active opposition to theism); he identifies himself as both an atheist and an antitheist. Finally, he speculates about a post-theistic society.

 【史蒂文. 温伯格】Steven Weinberg

He talk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 Argument, both in the past and today. He also discusses the reasons that people become religious, including the varying influences of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arguments against religion. Miller connects this to a higher likelihood of biologists being non-believers than physicists, which Weinberg finds surprising.

 【丹尼尔. 丹内特】Daniel Dennett

American philosopher Dennett explains why he called one of his books Darwin's Dangerous Idea, and why many of Darwin's contemporaries, in particular, considered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to be dangerous. He goes on to deal with the question of consciousness (i.e., is the consciousness/soul distinct from the body), talking about Darwin's rejection of the soul and the possible origins and psychological purposes of a belief in an immaterial soul.

Next, he talks about his Christian upbringing and how he became an atheist. He goes on to ask why it is thought rude to criticise religious belief, and suggests that it is due to the influential status of the religions in question. He finishes by wondering whether we could live effectively in a post-theistic world.

 【亚瑟. 米勒】Arthur Miller

As a tribute to the recently deceased playwright Arthur Miller, another chance to see the discussion between Jonathan Miller and Arthur Miller about disbelief and their experiences of anti-Semitism, recorded in 2004.

 【理查德. 达克文斯】Richard Dawkins

Biologist Richard Dawkins talks to Jonathan Miller about his implacable opposition to all religion.

 【德尼. 特纳】Denys Turner

Christian theologian Denys Turner defends the case for God as the answer to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截图

 The_Atheism_Tapes_screen1.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暂无

相关领域

内容

哲学类

哲学

宗教类

天主/基督教

自然科学类

物理学

神话, 传说

网路消息

  • 维基百科:The Atheism Tap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Atheism_Tapes

Category:片名 Category:BBC Category:2005 Category:1. 哲学类 Category:1.1 哲学 Category:2. 宗教类 Category:2.3 天主/基督教 Category:3. 自然科学类 Category:3.3 物理学 Category:8.0005 神话, 传说 Category:缺翻译


简述

应用科学类纪录片,BBC 频道 1973 年出品。

封面

 The_Ascent_of_Man_Cover.jpg

影片信息

官方网站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0wms4m

影片原始规格:

  •  中文片名 :人类的跃升: 科学进化史

  •  中文系列名:

  •  英文片名 :The Ascent of Man

  •  英文系列名:

  •  电视台  :BBC

  •  地区   :英国

  •  语言   :英语

  •  时长   :约 50 分钟/集

  •  版本   :DVD

  •  发行时间 :2004

影片内容介绍

剧情简介

本系列13集美国电影节获奖影片对科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从打火的燧石到相对论统统包含在内。本系列影片由BBC和Time Life Films共同拍摄,是《文明的轨迹》的科学版本。本片得到了超赞的技术支持,两个摄制组在27个国家和地区运用最新电影制片技术对该片进行了拍摄。布诺斯基教授的解说带有浓浓的异端气息,他的解说随性而至,没有底稿,他的解说时而带有敬畏的沉默,时而带着颤抖的激情。他运用蹒跚的婴儿,飞奔的运动员,打猎的发展以及对火的发现,对人类最鲜明的特征:想象力,进行了出色的讲解说明。他的科学人文主义总是那么惊人,总是那么激情澎湃!

分集介绍

 【人不是天使】Lower Than The Angels

讲述了人类如何从南方古猿进化为智人。布诺斯基教授渠道了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山谷,那里曾经发现了最早的人类遗骨。他还去了西班牙,看了洞穴壁画。本集包含了一些1973年的电脑构图技术。

 【四季收获】Harvest of the Seasons

本集主要讲述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农耕生活。布诺斯基教授带我们去往古城耶利哥,我们看到了伊朗巴赫蒂亚里的遗迹,还看到了阿富汗古老的马背游戏。我们还将详细的观察到小麦的种植是如何导致了动物的驯化,畜牧的出现...

 【石纹启示】The Grain in the Stone

人类进化史上一个最大的进步就是:把自然环境改造成适居空间。布诺斯基教授跑到了美国亚利桑那州,马丘比丘,塞戈维亚,以及法国兰斯,只为展示建筑的发展历程。

 【隐秘结构】The Hidden Structure

各种金属经过火焠变成各种工具。铜的柔软质地通过铜合金得到了解决,化学也使得人们制造出了更多有用的金属。我们见证了日本刀的制作过程。中世纪炼金方士帕拉塞尔苏斯还利用化学制作了颠覆性的药方。

 【天体和声】The Music of the Spheres

毕达哥拉斯发现,音乐的和谐与否取决于精准的比例。希腊人也认为,这条理论适用于世间万物。布诺斯基教授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的摩尔人王宫,阿尔罕布拉宫研究它的瓷片贴墙,以及透视效果的发现,以求发现比例和设计之间的关系。

 【星辰的使者】The Starry Messenger

本集重点关注天文学,同时深入探索伽利略的宗教审判。布诺斯基教授奔赴复活节岛和玛雅文明的废墟,然后将带领我们一起去梵蒂冈的档案室,一探伽利略的审判档案。

 【精密结构】The Majestic Clockwork

在牛顿之前,物理学和玄学是密不可分的学科。这个不善交际的英国天才把物理学转变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科学。然而,他认为宇宙是绝对的这个观点却没有被大众认可,他的理论被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专利书记员所改写。本集会利用特技展示,以光速旅行会给观察者和观察值带来怎样的影响。

 【追寻动力】The Drive For Power

政治方面的权力在18世纪就是革命。然而,布诺斯基教授却更多的关注于革命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尤其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正是它改变了世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铁路的出现,使英国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

 【造物之梯】The Ladder of Creation

直到19世纪,人们普遍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自行生长出现的,就好像腐肉中得蝇蛆一样。两个人,经过多年的观察推论,最终灵光闪现,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进化论。这两个人是:查尔斯·达尔文和阿尔弗雷德·华莱士。我们还将看到两个实验,这两个实验会展示在地球上最冷和最热的地方,生命物质是如何形成的。

 【一沙一世界】World Within World

从门捷列夫到波尔,现代物理学导致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灾难性的毁灭。对水晶的研究最终导致了原子的发现。

 【知识还是确定性】Knowledge or Certainty

当一群学者在大学校园中做出了震惊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发现之时,外面的世界陷入了野蛮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莱奥·齐拉特做出了重大发现,最终导致了原子弹的出现,然而,他毕生都在致力于阻止它应用于反人类的事件。本集的结尾,布诺斯基教授回去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很多亲眷就丧命于此...

 【代代相传】Generation Upon Generation

从格里哥·孟德尔修士的发现开始本集节目,布诺斯基教授探讨了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以及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

 【漫长童年】The Long Childhood

本集会总结在这整个系列中出现的各种思想流派,本集节目的主要取景地是在布诺斯基教授的家中。

截图

Ascent_of_man_screen5.jpg Ascent_of_man_screen6.jpg Ascent_of_man_screen1.jpg Ascent_of_man_screen2.jpg Ascent_of_man_screen3.jpg Ascent_of_man_screen4.jpg Ascent_of_man_screen7.jpg

参考信息

相关的纪录片

暂无

相关领域

内容

自然科学类

天文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演化

应用科学类

医药

生物科技

机械工程

农业

网路消息

  • 维基百科:科学

http://zh.wikipedia.org/zh-cn/%E7%A7%91%E5%AD%A6

Category:片名 Category:BBC Category:1973 Category:3. 自然科学类 Category:3.2 天文学 Category:3.3 物理学 Category:3.4 化学 Category:4. 应用科学类 Category:4.1 医药 Category:4.14 生物科技 Category:4.3 机械工程 Category:4.51 农业